詳細介紹
定價的邏輯發生了變化
發布時間:
2024-04-09 08:52
研究說明:
以嶗山區為例,梳理了不同面積段的產品在不同時間段的市場變化——時間框定在十三五之內,研究的維度包括全周期以及1-2年不等的樓市周期。產品面積按照0-300平米劃分了不同的8個面積段并進行了交叉分析。
嶗山區的市場成功跨過了2018年以來的收縮態勢,穩健擴張,表現出了不同于主城區其他區域的發展態勢。
時間和市場帶來的檢驗不止于此。再一次拉長時間周期看到,市場上的產品面積越大,需求衰退越明顯。反觀縮短時間周期的情況,130平米以上的產品發生了強需求的不同,同時呈現出了160平米時的最強點。比起2016-2017年各類產品供需兩旺、整體均衡的情況,之后兩年半的時間里,不管是近期一年還是整體看,市場供需曲線變得跌宕起伏。變化最大的還是近期市場,與之相對應的,還有壓力。160+平米面積段新增扎堆突破1700套,整體去化四至六成;140平米左右的產品過剩明顯,供求比嚴重失衡,整體去化三成左右。
產品價值又是什么狀態?
從需求的角度,價格雖然已經不是最關鍵的因素,但140+平米產品沖高趨勢明顯,在稀缺的地段之上,越來越強的產品內容是貫穿始終的重要影響因素。因此,并不是面積大就一定意味著價值高,價值是需要內容支撐的。
嶗山區有沒有小一些面積的產品嗎?有。產權型人才公寓一般60-80平米。市面鮮有供應不足100平米的中小戶型,2018年以來新增400余套,目前庫存100余套。在已經是3萬元/平米起底的情況下,嶗山兩房市場需求稀少,庫存只能慢消化。主流改善對100-120平米也鮮有問津,供應也很有限。目前除了少量存貨,新增僅有萬和公館200余套。
項目定位的一般邏輯是對項目發展條件、供需環境、競爭環境、客戶需求等做綜合判斷,確立項目的市場站位。市場預期也是一項主導因素。在定位內容的支撐下,價格也隨之強硬。
定價是從用戶的角度精確衡量一個產品價值的完整工程。
定價是科學、藝術與經驗的平衡,是供需的平衡,是流速與利潤的平衡,是客戶認同與價值預期的平衡。
從技術上來說,新建住宅小區前期定價一般用均價來體現,但整體均價無法體現每一棟的價值,不同樓棟主要表現在不同單位的價差層面。
一般優先選用市場比較法,推薦采用九項30余因素評價方法,通過目標項目與附近3-5個樓盤的綜合素質進行比較確定。
其中,五至九項為項目自身的產品配置,體現項目定位與檔次,關系著項目價格的高低。開發商通過項目定位傳遞樓盤整體形象,圍繞定位開發配置與之相契合的產品。因此,前期的項目定位是新建小區很重要的定價依據。